2019-2020 学年度秋季学期讲座

系列讲座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系列讲座

2019 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历史系曹寅副教授为研究院师生策划并开展“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系列讲座。

历史学系列讲座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

亚际联系与亚洲内在动力讲座系列旨在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的研究生提供一个与世界各地研究亚洲历史和文化的顶尖学者对话和学习的平台。中国的区域研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在近年得到了大力发展,然而目前的区域研究往往是国别研究的生硬叠加,而缺乏区域内和区域间的联系和比较研究。造成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中国的区域研究缺乏一个长时段的历史/文化视角。
该讲座系列计划组织八次讲座,邀请在国内外亚洲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与青年学人(研究方向涵盖了东南亚,南亚,中亚和北非等地区),就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专题讲座与对话,并与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的研究生进行互动。以此为契机,组织者期望培养研究生们的跨国和全球视角,并重新思考以国别为单位的传统研究范式。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一讲:在全球框架下重思地区研究 – 以亚洲研究为例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二讲:移动的佐米亚:东南亚高地及其西藏镜像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三讲:作为复数的现代性:19世纪中的俄罗斯帝国和穆斯林世界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四讲:重思剧场国家:短二十世纪中的印度尼西亚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五讲:不羁之水:移民,环境与近现代南亚的诞生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六讲:东南亚作为方法:田野、文本与视角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七讲:猎象——英属缅甸的秩序与失序
【全球在地化亚洲研究讲座系列】第八讲:龙象共舞?(后)全球资本主义时代的中国和印度

“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

2019 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王勇副教授为研究院师生策划开展“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

【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第一讲:世界银行眼中的园区经济
【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第二讲:中国园区经济的发展
【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第三讲:孟加拉国经济特区的发展
【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第四讲:境外园区模式与战略
【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第五讲:境外产业园区发展探索与实践
【园区经济与经济发展系列讲座】第六讲:园区经济的研究方法

“人类学”系列讲座

2019 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为研究院师生策划并开展“人类学”系列讲座。

鉴于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有关培养对象须在海外从事长期田野调查的明确要求,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计划在2019年秋季开设人类学系列讲座,旨在利用人类学视角、方法论及实证研究案例,为发展中国家研究项目的博士候选人提供有关田野调查的学术指导。此次系列讲座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景军教授主持并作为主讲人,另请浙江大学徐薇、北京大学高丙中以及云南大学何明三位老师作为特邀主讲人。讲座地点均为清华大学主楼205,讲座题目和时间安排如下: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一讲:人类学发展历程 | 景军教授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二讲:人类学田野调查 | 景军教授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三讲:人类学理论关怀 | 景军教授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四讲:人类学反思精神 | 景军教授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五讲:探索世界社会的民族志研究 | 高丙中教授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六讲:探索世界社会的民族志研究 | 徐薇副教授
【人类学】系列讲座第七讲:毗邻天涯——海外民族志视野下的东南亚人类学研究 | 何明教授

主讲人简历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领域先后包括历史记忆、水库移民、生态抗争运动、儿童饮食养育、自杀及艾滋病,目前研究焦点是社会老龄化,学术及社会团体职务先后包括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

徐薇,人类学博士,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非洲研究,重点关注南部非洲与东非, 2012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博茨瓦纳大学访学一年,多次赴南非、赞比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吉布提、津巴布韦等国进行调研访学, 已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两本,主持201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洲研究中心课题多项。

高丙中,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证书,1999年被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从事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发表《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论文,从事社会组织研究,发表《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等论著,在过去17年努力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海外社会实地调查研究,发表《海外民族志与世界性社会》等论文,领导实施30项布点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志田野作业,团队使用15种工作语言,推动形成了中国多学科的海外民族志新方向。

何明,云南大学特聘教授、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民族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民族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享受, 在《哲学研究》、《民族研究》、《文史哲》、《开发时代》、《学术月刊》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近20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全球秩序变化及其对全球南方的影响”系列讲座

2019 年秋季学期研究院访问学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荣誉教授 Tim Niblock 为研究院师生开设名为“全球秩序变化及其对全球南方的影响”系列讲座。

【全球南方】系列讲座第一讲:世界秩序变化及其对全球南方的影响 | Tim Niblock
【全球南方】系列讲座第二讲:世界秩序变化及其对全球南方的影响(二) | Tim Niblock

独立讲座

拉美研究/经济主题讲座:创新者,以及阿根廷艺术、文学和红酒行业中的创新 | Julio Elías教授

中东研究讲座暨讨论会: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合作

发展概念的几种内涵与地区研究的作用:基于拉美与亚洲的比较 | Matt Ferchen

埃及与中东事务:一个资深外交官的视角”| 埃及大使 穆罕默德·巴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