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度春季学期讲座
系列讲座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一讲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二讲 | 个体决策的理性思维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三讲 | 投资决策的风险收益思维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四讲 | 群体互动的策略思维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五讲 | 市场运行的均衡思维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六讲 | 动态博弈和逆向推理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七讲 |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监管思维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八讲 | 反垄断与政府的有效监管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第一讲 | 跨文化史学视角中的廷巴克图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第二讲 | “日常的政治”:非洲都市青年文化与社会变迁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第三讲 | 非洲本土人类学的变迁:以南非人类学的两种传统为例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第四讲 | 传统制度与现代国家治理:卢旺达战后重建的政治学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第五讲 | 非洲人类学研究中的“经纪”概念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一讲 | 一战:从奥斯曼帝国主义到欧洲帝国主义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二讲 | 埃及:1919-1942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三讲 | 伊拉克和外约旦:1920-1941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四讲 | 巴勒斯坦:1917-1944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五讲 | 叙利亚和黎巴嫩:1920-1944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六讲 | 巴勒斯坦之战:1947-1949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七讲 | 十年变革:1949-1958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八讲 | 纳赛尔主义失败和巴勒斯坦革命爆发:1961-1970
独立讲座
东南亚地区
东南亚讲座 | 地区研究的三个维度——以东南亚研究的时、空、域为例
东南亚讲座 | 未至之境:缅甸研究的田野方法和伦理
东南亚讲座 | 不稳定劳工的团结与集体抵抗:以印尼网约车司机为例
拉美地区
拉美讲座 | 巴西的民主与不平等:联邦制度之影响
拉美讲座 | 阿根廷的寓言:对阿根廷经济和政治问题的历史性解读
拉美讲座 | 拉丁美洲:体制割裂与未来展望
欧亚地区
欧亚讲座 |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形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欧亚讲座 | 中亚国家的社会政治转型:问题与前景
欧亚讲座 | 时空重置:欧亚地区前帝国与美国霸权后的多极秩序
欧亚讲座 | 中亚:独特的历史文化与战略地位
西亚北非地区
西亚北非讲座 | 战火中的叙利亚:叙利亚内战中的政权、社会和国家
西亚北非讲座 | 何为中东?
西亚北非讲座 | 从“菲格赫”、“乌尔夫”到伊斯兰法和习惯法:19-20世纪伊斯兰社会法律规范的实证化
西亚北非讲座 | 中东北非地区的难民和移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