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清华地区研究论坛“东南亚地区分论坛”顺利举行
    • 2023年7月3日至5日,第三届清华地区研究论坛东南亚地区分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接待厅顺利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侨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老挝国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越南国民经济大学等海内外近20所院校、机构的30余名与会嘉宾就“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湄公河流域的气侯韧性发展”“东南亚地方发展与转型”“规范与秩序:东南亚的位置与应对之策”“历史与文化:不确定性时代语境下的遗产与创新”五个议题展开研讨。与会嘉宾与听众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互鉴学术观点,针对东南亚地区的丰富议题展开了深入并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分论坛A1

      “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建设”

      第一场分论坛于7月3日在主楼接待厅举行,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宇晴主持。

      云南大学教授毕世鸿作题为“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的报告,他基于政治经济研究的视角,通过学术史梳理,探讨东南亚的威权主义、寡头政治和“寻租”现象,分析与此相关的“中等收入陷阱”论与民粹主义,继而讨论东南亚国家政府在二次分配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北京大学教授吴杰伟以“数字人文与知识传播:国别和区域档案研究的新探索与新思考”为题,分析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怎样使国别区域研究中的文化价值链与传播链出现重构,并借以讨论新技术冲击下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间的关系。

      华侨大学吴小安教授和刘俊涛副教授的研究“华南与东南亚的链接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场域:多学科的视角”认为,有必要超越民族与国家的界限重新审视“长时段”进程中的华南与东南亚的空间链接。吴小安教授的发言进一步阐述了华南与东南亚链接的视角何以成为新兴区域国别学学科重要的研究场域。

      论文展示环节后,参会嘉宾们通过互评的方式深入交流学术观点,就各自论文的研究意义及进一步研究方向等进行了评议。与会老师还围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undefined

      李宇晴博士主持

      分论坛A2

      “湄公河流域的气侯韧性发展”
      “湄公河流域的气侯韧性发展”分论坛于7月3日下午召开,由清华大学政治学博士姚颖主持,京都大学副校长河野泰之(Kono Yasuyuki)教授担任评议人。

      老挝国立大学地理系主任颂奇·布利丹(Somkhit Boulidam)作了题为“气候变化影响下华潘省桑岱区杭龙村减贫挑战”的发言。该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84个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温度和降水的变化都对作物产量,尤其是水稻的主产量,造成了影响。这意味着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当地的农作物生产和民众生活。

      云南大学教授何俊以“适应气候变化:理解湄公河上游地区各民族不同的韧性”为题进行发言。研究采访了42个村庄的800多户家庭,指出尽管由于气候变化引发的干旱连年发生,但当地社区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尚有不足。面对气候灾害,当地民众的首选求助对象是家庭与宗族。研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民族、性别群体之间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与差异。

      泰国环境质量促进厅环境研究与培训中心研究员阿萨蒙·林飒坤(Atsamon Limsakul)的研究“泰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和治理:增强韧性和潜在冲突”指出,泰国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气候变化将可能对其农业及整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发言进一步介绍了泰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和发展规划,并讨论了气候变化下自然资源短缺将可能在当地造成的冲突。

      越南国民经济大学讲师阮黄南(Nguyen Hoang Nam)在题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越南湄公河三角洲海堤修建的决策偏好”的研究中指出,湄公河三角洲的经济生产占越南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2%,但该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三角洲之一。研究讨论了越南政府在湄公河三角洲修建海堤的政策偏好,认为政府自上而下的决策可能会导致一些成本比较高昂的工程项目。研究建议,政府将自下而上的软性措施,如红树林种植项目等更为丰富的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纳入框架。

      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副教授索赛雷(Serey Sok)以“关于柬埔赛小学生提升应对气候灾害适应能力的研究”为题在线上发表报告,该研究对柬埔寨茶胶、上丁、磅湛等三个省的多所小学进行了调研,并对相关人士进行了访谈。研究重点考察了当地学校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学生在防灾管理和灾后重建中的作用、学校灾害管理和气候变化相关机构运转效果等。

      针对上述发言,河野泰之教授从湄公河流域的农业和农民生计、不同群体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程度、政府和民众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青少年气候议题教育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点评。参会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讨论。
      河野泰之教授进行评议

      分论坛A3


      “东南亚地方发展与转型”

      7月3日晚举行的“东南亚地方发展与转型”分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候选人夏方波主持。

      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生院助理教授、社会发展与管理战略学院学术与科研副院长李仁良作题为“‘适度经济’理念助力泰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报告。该研究聚焦泰国已故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提出的“适度经济”理念,将其置于泰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战略规划的可持续框架之中,全面梳理了这一理念的产生背景、主要意涵、积极作用以及其对助力泰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研究员蔡艳君以“对可持续性的抵抗与韧性——东南亚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再思考”为题,讨论了“抵抗与韧性”这对概念,认为其挑战了东南亚传统的发展和人本主义范式。结合在缅甸的田野调查,蔡艳君建议应当在讨论可持续议题时应当将妇女等边缘群体纳入考量,强调地方性知识、社会创新和变革视角,并关注“抵抗与韧性”这对概念在政策与实践中的复杂性,使政策行动更加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全面性,为可持续变迁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候选人秦北辰的论文“历史视野下的东南亚经济现代化:从产业革命到数字转型”在比较视野下审视了东南亚国家从工业化到数字化的发展路径,分析了历史上国际与国内的政治经济环境为各国的经济现代化带来的激励、限制及结果,从内外政治经济、政策动力等视角回应了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停滞的问题。作者还提出政府政策应当确保资源投入到能增强生产率的领域,为运转良好的市场经济创造条件,这是东南亚国家实现产业革命与数字转型的核心任务。

      来自泰国商会大学助理教授纳西·萨达帕(Naksit Sakdapat)的研究题为“后新冠疫情时代发展未来工作必要技能的机遇与挑战:泰国学生的案例研究”,从疫情后线上学习给就业准备带来的影响出发,借助互动理论模型阐述了成就动机、技能培养态度、在校学习等社会、心理影响因子对学生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生活中培育工作相关技能的重要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讲师许瀚艺将1954年起菲律宾政府在美国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置于菲律宾的殖民历史、本地观念再生产、社会关系以及现代化的语境下,在“菲律宾战后土地改革与现代化路径重省”一文中对土改中的权力巨头、土改对菲律宾现代化路径的塑造进行了考察,挖掘出意识形态的政治层面之外,本土权力观念、政治与宗教关系、“互惠”共生传统、农民“互助合作”等被忽略的社会事实。

      论文陈述环节后,与会嘉宾们采取互评方式展开了热切交流,就彼此报告中提到的一些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与会学者发言

      分论坛A4

      “规范与秩序:

      东南亚的位置与应对之策”

      该分论坛于7月4日上午举行,由清华大学博士候选人管浩主持,云南大学教授毕世鸿担任评议人。

      印度尼西亚国家创新研究署研究员艾哈迈德·赫尔米·夫阿迪(Ahmad Helmy Fuady)作题为“印尼能源转型与资源民族主义”的报告,他介绍了印尼能源转型项目及资源民族主义,讨论了资源民族主义的成因及影响。

      印度尼西亚国立伊斯兰大学阿尔瑞尼分校副教授卡马鲁扎曼·博斯塔曼-艾哈迈德(Kamaruzzaman Bustamam-Ahmad)以“解读佐科时代印尼穆斯林的涉华情绪”为题,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佐科执政期间印度尼西亚穆斯林的涉华情绪,指出佐科政府对华友好态度与印尼民间穆斯林对华微妙情绪之间的反差。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阮登道(Nguyen Dang Dao)的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户籍制度改革——越南与中国城市发展路径的比较案例研究”比较了越南和中国的户籍制度。他认为户籍改革体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

      老挝国立大学讲师兼研究员萨利卡·翁西(Salika Onsy)的研究“老挝在湄公河次区域保障粮食安全的国际合作”运用定性方法分析了湄公河次区域保障粮食安全国际合作的实效,认为国际合作有利于老挝的发展和减贫,且老挝为区域内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目前粮食安全国际合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清华大学博士候选人夏方波的研究“庇护式军队:菲律宾军政关系的生成、影响与未来”提出了一个军政关系的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梳理和分析了菲律宾庇护式军队生成的历史原因、菲律宾军队效率低下的现状以及未来对于中美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论文展示环节结束,毕世鸿教授对五篇论文的研究意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一一点评。

      毕世鸿教授评议

      分论坛A5

      “历史与文化:
      不确定性时代语境下的遗产与创新”
      “历史与文化”分论坛于7月4日举行,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候选人郭迅羽主持,北京大学吴杰伟教授担任评议人。

      菲律宾师范大学讲师维克多·艾斯塔拉(Victor Estrella)以“马尼拉帕里然地区的历史与考古”为题,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城市考古资料的分析,重新审视了西班牙殖民时期马尼拉华侨在帕里然地区的历史和生活。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缪斯的论文“视觉与象征:柬埔寨神王制度的稳定与变动”重点阐述了柬埔寨的神王制度。作者认为经过“挑战—调整”模式的长期循环,神王制度建立了“国王”等于“国家”的象征等式,这一等式又通过建筑雕像、仪式典礼等视觉方式加以显现,从而实现了神王制度的稳定性。

      印度尼西亚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琳达·苏娜尔提(Linda Sunarti)的研究“东南亚饮食、文化外交与‘东盟性’赋权”从东南亚特色饮食文化着眼,阐述了饮食所蕴含的身份认同和民族主义情感。尽管东南亚地区饮食呈现出丰富的多元性,米饭、椰子、香料等特色饮食逐渐融合成为东南亚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并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下延伸进入文化外交领域。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讲师田霖的研究“符号学‘四体演进’视野下的当代泰国电影海外推广文化策略研究”认为21世纪以来的泰国电影海外推广文化策略暗合了符号学中“四体演进”理论揭示的文化发展规律,这四个阶段的演进体现了泰国电影在全球流行文化中“从被动反抗到主动挑战、从片面展示到整体融合”的立场转变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慧中作了题为“马来西亚伊斯兰教的阐释与实践—以抗击新冠疫情为例”的报告。该研究聚焦于马来西亚的政教关系,提出马来西亚的政治和宗教关系不能简单定义为“政教合一”或“政教分离”,并以马来西亚伊斯兰教的阐释与实践如何应对新冠疫情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吴杰伟教授对上述研究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肯定了东南亚学术共同体的研究努力和创新成果,并指出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的研究需要通过实地调研和田野研究的方法提升对多样化现实的理解,为相关议题的探讨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启示与经验基础。

      连续两天的议程中,参加东南亚各分论坛讨论的学者跨越了地区的边界和学科的藩篱,对东南亚区域内各个议题寄寓了广泛的关切。现场气氛友好活跃,参会者们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全球范围内的东南亚研究提供了交流平台,开拓了自己的研究视野,吸收了宝贵的学术经验。
      第三届清华地区研究论坛东南亚地区 分论坛现场
      本次清华地区研究论坛东南亚地区分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东南亚组组织举办。清华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中心成立于2022年7月,是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建立的首个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中心希望借助本次论坛,为海内外从事南亚东南亚地区研究的学者们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为南亚东南亚地区研究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促进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贡献力量。目前,中心下设南亚区域国别研究与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两大科研集群,覆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文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中心建有南亚东南亚特色馆藏与数据库,面向国内公开出版《南亚学》集刊(创刊于2022年),并与日本京都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建立了教学与科研合作。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010-62787747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C座902室,100084

iias-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