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视角下的东南亚史》系列讲座第二讲|Rise and Decline of the Charter Communities (9th-14th Centuries)
    • 2022年4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东南亚组“社群视角下的东南亚史(Southeast Asia: Communities and Histories)”系列讲座第二讲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讲。本次讲座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亚洲研究所(Asia Research Institute)副主任麦特里·昂敦(Maitrii Aung-Thwin)主讲,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东南亚组博士候选人王令齐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以及其他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师生70余人参加了本场讲座。

      本场讲座的主题为“九至十四世纪东南亚古代宪章国家的兴衰(Rise and Decline of the Charter Communities, 9th-14th Centuries)”。昂敦教授在讲座伊始回顾了上次讲座所强调的东南亚地区对外来文化“本土化(localization)”的特征,指出在东南亚地区社群形成的历史中,东南亚经历了印度化(Indianization)、华化(Sinicization)、伊斯兰化(Islamization)和西方化(Westernization)四个有所不同又相互交织的阶段,至今形成了多元交融、独特又充满活力的东南亚本土文化。在东南亚古代,来自南亚次大陆、不同阶段的印度教以及佛教对东南亚古代文明的形成影响源远流长。在古印度文明的影响下,东南亚古代王国依照印度古代宗教思想建立了意识形态和制度,本地以城邦和村落为基础的社群得以巩固,形成了蒲甘、吴哥、素可泰、兰纳、占婆、室利佛逝等古代王国。这些古代王国于公元九世纪前后兴起,又于公元十四至十五世纪衰落,在社群的组织形式上有着相当的共性。这些古王国在繁荣时期内部统治稳定、农业生产增长、水利工程发展;其统治形式被不同的学者称作“曼荼罗”(Mandala)式或“日心”(solar polity)式的统治模式。这些古代社会中,国王(或“统治者”)被认为是菩萨(Bodhisattva)在世俗世界的化身。僧侣祭司从宗教层面上赋予国王统治的合法性。世俗政权兴建寺庙等宗教场所,并授予其免税的土地和劳动人口;拥有土地和人口的寺庙成为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九至十四世纪,蒲甘、吴哥、大越国(李朝和陈朝)等东南亚古代国家的存在与发展使得当地社群为后续帝国的形成打下了宗教、政治和行政上的宪章原型。因此,昂敦教授在讲座中将它们称为“宪章国家(charter states)”或“宪章社会(charter communities)”,公元1350年以前的时期也被称为“宪章时期(Charter Era)”或东南亚的“古典时期(Classical Period)”。

      鉴于这些古代社会中宗教和王权的特殊关系,在讲座的后半部分,昂敦教授以缅甸蒲甘王朝为例,论述了东南亚古代宪章国家的衰落机制。这些国家在公元14至15世纪均出现了中央政权的衰弱、国家的碎片化、内部的动乱、文明的消亡等迹象。昂敦教授介绍了当前学术界对于东南亚古国衰落的几种原因解释。早期的欧洲殖民者提出了“衰竭论(Exhaustion)”,即国家内部资源衰竭使得其难以为继。然而,昂敦教授指出,这一论断是不够充分的。维克多·李伯曼(Victor Lieberman)提出了“君权外缘衰减(Princely Devolution)”的理论,指出曼荼罗式的东南亚古代权力结构中处于中央的君主权力逐渐下放削弱,从而导致了边缘政权的崛起和古代王国的碎裂化。迈克尔·昂敦(Michael Aung-Thwin)提出了“宗教资源衰减(Religious Devolution)”的理论,即世俗政权资助宗教机构的可征税土地和人力资源呈现出衰减的现象。这一论述指向了东南亚古国宗教信仰系统与世俗政经系统的结构性矛盾。在缅甸历史的发展进程论述中,迈克尔·昂敦与李伯曼之间还就缅甸历史是循环发展还是直线发展进行了争论。对于东南亚古国衰落现象的其他归因还包括:来自外部的竞争(如周边海洋贸易国的崛起)、蒙古入侵与人口流动、气候变化等。昂敦教授指出,在分析衰落原因时,应当对东南亚地区内部的动因予以关注,并注意不同理论提出时的历史和政治背景,从而做到对论证的科学评估和对历史更为包容的理解。

      讲授结束后,昂敦教授与在线师生就东南亚史研究中民族国家视角与社群视角的异同、统治者个人特质与王朝兴衰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麦特里·昂敦(Maitrii Aung-Thwin)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亚洲研究所(ARI)副主任。他的研究兴趣涵盖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民族国家构建、身份认同、公共历史、基础设施和佛教网络等。昂敦教授的主要著作包括专著《加隆王的归来:英属缅甸的历史、法律与叛乱(The Return of the Galon King: History, Law, and Rebellion in Colonial Burma)》及合著《缅甸历史:从古至今的传统与变革(A History of Myanmar since Ancient Times: Trad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和《新编东南亚史(A New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等。

      文字编辑:宋天耘

      审校:东南亚组

      排版编辑:程遥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010-62787747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C座902室,100084

iias-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