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讲座“身份/认同政治:民族与族群”在清华科技园启迪科技大厦902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苏毓淞老师主持,邀请到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颜俊老师,为同学们讲授身份/认同政治相关的理论与研究。刘老师的讲座具体分为“群体/身份的重要性:社会认同理论”、“民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族群政治研究的基本范式与问题”、“多族群社会的制度/政策设计与行为干预”四个部分展开。
在第一部分“群体/身份的重要性:社会认同理论”,刘老师首先指出人类作为群体动物的演化性根源,然后重点介绍了泰菲尔等基于“最小群体范式”(minimum group paradigm)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指出群体概念与自我概念(self-concept)不可分割并影响自我概念和自尊(self-esteem),即使在无历史/社会化、利益冲突和权力/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群体(groupness)也可通过简单分类在认知上形成,甚至任意/随机的分类也会导致感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内群体偏爱(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敌意(out-group hostility)。刘老师分析了这种区分 “我们”(内群)和“他们”(外群)的群体类别化(group categorization)认知及伴随的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如何影响一系列群体间行为,以及群体身份为何在政治世界中尤为显著、被政治化并产生重要影响(group theories of politics)。最后,刘老师以对公民自愿模型(Civil Voluntarism Model)、投票参与的悖论(the paradox of turnout)、集体行动难题、政党认同、黑人/白人身份政治、种族身份边界的变化等的批判反思,阐明了群体身份/认同对理解诸多政治现象的重要性及其稳定性/可变性。
在第二部分“民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刘老师首先辨析了“种族”(race)、“族群”(ethnicity)、“民族”(nation)、“民族认同” (national identity)、“民族国家”(nation-state)等概念,并分析了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涵义,民族认同产生的原初性因素、衍生性因素、被引发因素以及反作用性因素等,进而讨论了民族国家构建的三条核心线索: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国家形成(state-making)与公民身份的确立(citizenship)。在此基础上,刘老师讨论了建构民族国家需要克服的五大危机,即认同性危机、合法性危机、渗透性危机、参与危机与分配危机,并通过结合丰富翔实的经典及最新学术研究与国家案例进行了解释说明。
在第三部分“族群政治研究的基本范式与问题”,刘老师重点介绍了原生论/新原生论、工具论、建构论、制度主义等基本范式及其之间的联系对照,并详细讨论了对每一种范式的反思质疑和继承发展,以及每一种范式相对能/不能很好解释的族群政治现象。例如,族群间的冲突可能与文化差异、历史仇恨并不相关,民族间也并不必然存在天然的敌视,人们在不同时空情境下会从自身多重的、结构化的身份认同(multiple cleavage identities, cross-cutting vs. reinforcing) 中激活不同的面向,族群身份与其它群体性身份有何差异、基于族群的动员和基于阶级的动员是否能被协调博弈(coordination)和公共物品博弈(collaboration)之差别来概括等,刘老师也指出在理解族群政治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不应当被完全对立或分割开来。最后,刘老师通过介绍赞比亚族群认同对象的历史转变、赞比亚和马拉维族群政治的类自然实验比较等研究文献,讨论了政治场域的变化和差异本身在塑造族群间关系上的重要性。
在第四部分“多族群社会的制度/政策设计与行为干预”,刘老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讲解了对制度、政策和各种行为干预如何影响族群合作与冲突的主要争论与发现。在制度层面,刘老师重点探讨了李普哈特(Lijphart)与霍洛维茨(Horowitz)不同制度设计思路的经典争论及其后续最新的理论和实证进展。在政策层面,刘老师强调政策是行动中的政治,指出教育、商业、就业、福利、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公共政策及其执行在理解族群政治中的重要性。刘老师也通过介绍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独立后迥异的制度/政策设计如何影响了两国不同的国民认同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研究,讨论了民族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历史性。在微观层面,刘老师讨论了国家认同作为团结力量、社会接触/沟通、社会规范感知等行为干预视角下的诸多理论和实证推进。
同学们收获良多、热情高涨,本次讲座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