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2日至16日,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和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首届双校非洲研究论坛顺利举行。本次论坛是中国非洲研究、国外非洲研究和其他区域与非洲联系研究的互动与交流的一次积极尝试,以北京主论坛为中心,分别设置毛里求斯分论坛、卢旺达分论坛、南亚分论坛,来自8个国家的60余名学者围绕非洲国家多元发展道路和南亚非洲移民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北京主论坛6月15日至16日,北京主论坛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顺利举行。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大学荣休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名誉会长李安山线上发表题为《人类起源的非洲考古 : 发现与争论》的主旨演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非洲史研究会会长沐涛以《非洲大陆现代化进程与研究路径》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之后,来自海内外17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共计28名与会嘉宾就“非洲发展的历史路径与经验”“非洲工业化与中非合作”“转向自主中的非洲医疗卫生”“新时代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经济转型”四个主题进行了研究展示和研讨。本次论坛采取评议人点评与嘉宾互评相结合的模式,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哈佛大学、瓦格宁根大学、卢旺达大学在内的众多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研讨。与会嘉宾和参会听众们分别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全球健康、外国语言文学等不同学科和视角切入,对不同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
北京主场分论坛一:非洲发展的历史路径与经验
该分论坛于6月15日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冯理达博士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许亮副教授担任评议人。瓦赫宁根大学经济与环境史教授埃武特·弗兰科马(Ewout Frankema)在分论坛上作了题为《非洲矿产转型:错失良机还是因祸得福?》(Africa’s Mineral Transition: Missed Opportunity or Blessing in Disguise?)的报告,他利用1850至2020年的非洲商品历史数据指出,20世纪60年代至今非洲经历了重大的“矿产转型”,即非洲对外出口中包含石油在内的矿产品的比重快速上升,一度高达90%,传统农作物产品的比重则明显下降。弗兰科马认为,“矿产转型”对非洲国家抑制经济衰退、提高人均出口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非洲农产品出口下降的背景下,但“矿产转型”尚未有效促进减贫和非洲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马洛斯·范韦伊恩伯格(Marlous van Waijenburg)以《觉醒的制造业巨头?——非洲劳工史视阈下的分析》(An Awakening Manufacturing Giant? Views from African Labor History)为题,从劳工史的角度探讨了非洲成为制造业巨头的前景。马洛斯首先概括了三种发展路径: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以日本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和以加纳为代表的土地粗放型(land-extensive)。马洛斯通过分析日本和中国在其经济起飞过程中工人工资与先进经济体工人工资的差距指出,目前非洲的工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与此同时,虽然历史上非洲是地广人稀,但随着非洲人口的快速增长,其人口密度将在21世纪下半叶接近甚至超过近亚洲,因此土地粗放型发展路径的历史窗口期也可能快速消失。哈佛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伊德里斯·福法纳(Idriss Fofana)的论文《劳工与主权:19 世纪塞内加尔河谷的劳工条约》(Labor and Sovereignty: Managing Labor by Treaty in the Senegal River Valle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分析了19世纪塞内加尔河谷地区法国与多个非洲当地政权如何通过条约来管理劳工流动和规范劳工招募和使用。福法纳聚焦19世纪初奴隶贸易废除后至20世纪初法国正式确立殖民统治和使用强制劳工的这一过渡时期。其研究显示,法国在这一时期利用了当地政权的掠奴和蓄奴传统,在名义上不打破奴隶贸易禁令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劳工条约获得了奴工来源,使其服务于法国在该地区的种植园和基础设施建设。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后徐哲分享了题为《19世纪东非长途贸易与社会变迁》的研究,系统梳理了19世纪东非与外部世界长途贸易中的北部、中央和南部三个重要商路,聚焦奴隶、象牙、布料、珠子和火枪等商品和搬运工在其中扮演的关键作用。徐哲的研究表明,在殖民统治之前,东非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开始围绕市场和出口进行调整。
论文展示环节结束,参会嘉宾们互相交流了四篇论文的研究意义并探讨了其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参会嘉宾围绕非洲矿业转型与政治制度的关系、非洲工业化的可能性以及19世纪法国在非洲的劳工制度与殖民统治的关联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讨。
北京主场分论坛二:非洲工业化与中非合作
该分论坛于6月15日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举行,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专职研究员计飞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非洲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李智彪担任评议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南南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进杰的研究《埃塞俄比亚企业家与劳动力需求:技术溢出和技术转移》,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了埃塞俄比亚本土企业家群体的实证数据,并据此分析他们对外国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认知以及他们在招聘和培训方面的需求和困难。王进杰及其研究团队的数据分析指出,在埃塞俄比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创造就业、产业集群发展、技术溢出、技术转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劳动力教育和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不匹配现象。来自湖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唐斌分享了题为《非洲地区冲突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考虑双边政治关系的调节作用》的研究,系统梳理了2013年至2019年间非洲不同类型的冲突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唐斌在研究中将非洲的冲突分为国家间冲突、国内冲突以及以袭击企业和个人或恐怖主义为代表的“单向冲突”三种类型。唐斌通过数据分析指出,非洲的国内冲突和“单向冲突”对外国直接投资的负面影响最为突出,但是与投资来源国良好的边关系有助于减少上述负面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少楠的研究《繁荣、危机与身份认同:尼日利亚纺织业与中国纺织企业》,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间尼日利亚纺织业的兴起、繁荣和危机,尤其是中资的尼日利亚联合纺织厂(United Nigeria Textiles Limited)的兴衰及其在进口替代、创造就业和技术转移等方面对尼日利亚工业化进程的贡献。此外,刘少楠还通过比夫拉战争和尼日利亚联合纺织厂收购卡杜纳纺织厂两个案例分析了尼日利亚中国企业的“中国身份”问题及其面临的挑战。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副院长刘玉照的研究《路径依赖中的“双重锁定”与路径创造——中国“经济实用技术”走进卢旺达的标准竞争分析》以中国企业在卢旺达的发展为例,引入“利益—规范”双重博弈的分析工具,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卢旺达是如何通过中国职业技能形成体系走出去,来参与标准竞争,让中国“经济适用”技术契合当地发展需求。刘玉照指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可先在规范层面实现“路径创造”,有助于打破路径依赖,进而实现“利益—规范”的双重均衡。论文展示环节结束,李智彪分别就非洲劳工教育水平与企业需求的匹配问题、双边政治关系与外国直接投资关系、中国和尼日利亚经贸关系发展以及如何创建适合非洲发展需求的产品和技术标准等问题做了精彩点评。
北京主场分论坛三:转向自主中的非洲医疗卫生
该分论坛于6月15日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举行,由卢旺达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约瑟夫·恩库伦齐扎(Joseph Nkurunziza)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宋微担任评议人。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姜如璋的论文《作为三位一体的援非医疗互动——基于乌干达基层卫生组织的田野研究》介绍了乌干达某基层健康社会组织、中国医疗队、某私人诊所三个不同形式的医疗力量的互动与关联,认为人类学行动研究视角可成为一个阐释中非医疗互动的重要路径。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所(国家热带病研究中心)全球卫生中心副主任王多全的研究《中非疟疾防控合作项目路径与经验》聚焦了中国—坦桑疟疾控制试点这一多边合作国际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指出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如何逐步将中国“1-3-7”防控模式本土化为适合坦桑尼亚的“1-7模式”的过程,取得积极防治效果,同时也面临国际竞争等挑战。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胡煌分享了题为《义利之际的东方礼物——对青蒿素跨国商品化过程中“礼物”意涵的分析》的论文,从某中国疟疾药企在非洲的医药商业本土实践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医药企业进入非洲面临的国际采购规则、本土知识精英和同行竞争等复杂场域以及相应的本土化挑战。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阎自仪以《坦桑尼亚新冠疫苗犹豫及应对策略:来自地方生物学视角的解释》为题,介绍了新冠肺炎期间坦桑尼亚使用新冠疫苗的历程,分析了地方生物学视角如何让殖民历史、国际政治、生物疫苗、本土官方控制行动及民间日常实践产生意义关联,进而形塑坦桑尼亚独特的抗疫路径。论文展示环节顺利完成后,参会嘉宾们围绕中国对非医疗卫生援助与非洲本土医疗实践互动等方面进行了评议。此外,学者们的互评互动不仅关注到中国医疗卫生援助在非洲的实践过程与挑战,还关注到中国对非公共卫生援助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本土社会文化挑战与互动等方面。
北京主场分论坛四:新时代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经济转型
该分论坛于6月16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举行,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书剑主持,由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王进杰博士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刘少楠共同担任评议人。
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教授的研究《非洲发展进程中的文化驱动力》,系统分析了20世纪以来文化在非洲发展历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强调了保护国家语言、进行教育改革和促进非洲身份认同等一系列文化政策对非洲实现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发展的关键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洛紫恒以《刚果地区依附型安全文化探析》为题,利用“依附性安全文化”这一概念对刚果地区15世纪以来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分析,指出借助外部力量解决安全问题这一文化传统是决定刚果地区领导人安全战略决策的关键因素。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副教授黄振乾的研究《历史的枷锁——奴隶贸易与非洲国家建构》,利用定量与定性混合研究方法对奴隶贸易与非洲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因果识别,发现奴隶贸易导致非洲本土掠夺性政体的兴起和扩散,削弱了非洲的传统政治权威,使得民众对政府的政治信任难以形成,进而阻碍了非洲国家的现代国家建构。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博士后李连星以《关系的建立与崩塌:尼日利亚人民民主党制度化研究(1999-2015)》为题,从关系理论的视角对尼日利亚第四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党制度化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在实践中政党组织稳定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吕烨分享了题为《气候变化对公民遵从的影响:基于非洲的实证研究》的论文,通过利用非洲晴雨表等相关的调查数据和空间计量分析,讨论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与公民不服从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估算了因气候变化引发公民不服从而造成的潜在国家税收损失。论文展示环节顺利完成后,两位评议人就文化因素的区域差异、文化在中非合作中的作用、公民缴税能力的影响因素、奴隶贸易的相关统计数据、政党制度化分析的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评议。随后,参会嘉宾们在问答环节互相交流了五篇论文的研究意义并探讨了其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首届双校非洲研究论坛北京主论坛在连续两天的会议中聚焦四大不同主题,对非洲研究中的相关热点和重点议题,结合各位参会者的论文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也针对区域国别研究学科,前沿议题和方法、历史和田野数据收集、跨学科理论对话等方面展开了热烈探讨。现场气氛活跃,中外学者互动充分。本次论坛有效推动了后疫情时期中外非洲研究学者的交流与互动,为当前区域国别研究中的非洲研究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新探索。
毛里求斯分论坛
6月12日,毛里求斯分论坛以“毛里求斯:新时空下的新路径”为主题在毛里求斯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汇集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分享和思想碰撞,围绕毛里求斯发展中不同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挑战展开了深入探讨。
分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熊星翰主持,发言学者和嘉宾包括毛里求斯大学法律与管理学院院长布彭·希塔纳教授,毛里求斯大学社科与人文学院前院长约瑟连·陈罗副教授,毛里求斯大学法律与管理学院罗宾·努科副教授、福泽尔·希琳副教授,毛里求斯大学工程系哈利尔·埃拉希副教授,巴黎新索邦大学博士生大卫·罗以及毛里求斯RT Knits纺织集团首席执行官肯德尔·唐先生。分论坛在毛里求斯大学LT2会议厅举行,并同时于线上向双校非洲研究论坛其余分会场的听众开放。会议开始,熊星翰助理研究员首先致开幕词,阐述此次论坛的主旨和意义,并向毛里求斯大学的学者和听众介绍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随后,各与会学者嘉宾进行了研究分享的展示。毛里求斯RT Knits纺织集团首席执行官肯德尔·唐结合自己企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毛里求斯纺织业在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产业转移背景下如何寻求破局之路。肯德尔介绍了RT Knits集团如何通过加速技术迭代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来抢占市场先机,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整个案例体现出小型岛屿国家纺织产业在革新进程中,所涉及到的环境问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担当之间的复杂关系。毛里求斯大学社科与人文学院前院长、副教授约瑟连·陈罗介绍了毛里求斯“福利国家”(Welfare State)理念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进程。约瑟连认为,“福利国家”起源于英国殖民时期,经过独立运动和民主化之后,成为了毛里求斯政治中的重要遗产,为民众所广泛认知和认可,并且是解释毛里求斯发展奇迹的重要原因。约瑟连用丰富的史料展现了“福利国家”类似路径依赖的演化历史,以及偶然事件引发结构性变迁的非线性进程,并提出当前毛里求斯人口的老龄化已经成为可能动摇当地“福利国家”实践的重要变量。毛里求斯大学工程系副教授哈利尔·埃拉希深刻剖析了能源、生态、经济发展、社会道德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跨学科方法在分析和理解能源—环境问题上的重要意义。哈利尔认为,能源问题不仅仅是节约与使用效率的问题,还应该被放置到更多维和具有更深层次结构的整体性社会—生态系统中予以考虑,比如社会文化中对于能源使用的理解,以及其中存在的道德和价值判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就毛里求斯而言,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下,相比能效提升这样的问题,是否需要如此多的商品以及背后对于物质追求的无限贪婪,可能是更值得深入反思的。法律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福泽尔·希琳以全局图景展现了毛里求斯外国直接投资的分布特点。并且揭示出一个核心问题:如何通过产业多元化和国家建设,将外国直接投资转化为本国的经济韧性。毛里求斯大学法律与管理学院院长布彭·希塔纳教授、法律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罗宾·努科共同就毛里求斯旅游业的特点,特别是该行业面临的潜在挑战进行了深入介绍和分析。两位学者认为,毛里求斯旅游业发展首先需要直面地理特征带来的先天性缺陷,包括距离旅游人群来源地遥远,岛屿体量小因而旅游资源类型单一,环境气候带来的生态挑战以及过分依赖外部市场产生的脆弱性。此外,两位发言人进一步揭示了毛里求斯旅游业因为过于依赖3S(Sea Sand Sun)度假模式而产生的结构性问题,即游客消费在酒店主导的商业闭环体系中完成,只有少部分消费直接进入当地市场。在此问题之上,旅游业重度资源消耗和高环境压力的特征会更加棘手,因为它们极少惠及当地的特征可能和毛里求斯的政治经济因素产生互动,从而对整个国家产生负面影响。新索邦大学博士生大卫·罗探讨了毛里求斯华裔社区的历史、现状及其面临的可能消失的危机。大卫认为,第一代华裔的消失、低出生率、混合婚姻、移民等都是导致华裔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而华裔向外移民的原因包括对外部世界的向往、家族企业接班意愿低、本土环境不利等。他呼吁提高社区的代表性和吸引力,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保护少数民族权利和文化遗产,加强对毛里求斯多元文化历史的教育,改善政治行为,推动多族群的容括型发展。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熊星翰在会议最后通过复杂性研究的视角,尝试对上述所有不同议题的研究进行了统合。熊星翰将毛里求斯视作一个耗散结构,展现开放系统在能量持续流入的情况下,不同社会结构和行动者如何产生自组织模式,并因此产生普遍而复杂的深刻关联。此外,为了维持耗散结构,不同领域会形成不同的自反馈机制,它们有的维系系统稳定,有的则可能带来系统的演化和整体跃迁,从而适应新的外部环境。这些反馈机制可能存在正面或负面效用,但需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从更整体的人类-自然视角审视毛里求斯作为时空综合体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问答与讨论环节,发言嘉宾与观众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进一步激发了对毛里求斯未来发展的思考。最后,毛里求斯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毛里求斯大学工程系副教授纳兰德拉·基斯塔玛总结了研讨会的主要成果,强调了跨学科合作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并感谢了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和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此次举办跨区域、跨学科论坛的积极尝试,认为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的平台,也为探究毛里求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卢旺达分论坛
6月14日上午,卢旺达分论坛以“卢旺达:三十年的国家建设”为主题在卢旺达大学基孔多校区(Gikondo Campus)成功举行。分论坛旨在探讨卢旺达大屠杀后三十年间卢旺达国家建设的历程,以促进中卢学者的交流与合作。1994年的种族灭绝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灾难,然而在之后的三十年时间里,卢旺达凭借坚定的决心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苦难中崛起,成为冲突后国家进行国家重建的典型案例,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转型。分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生张水北主持并致开幕词,发言嘉宾包括卢旺达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教学与教改主任塞缪尔·穆塔林德瓦副教授,卢旺达大学学术事务与研究副校长顾问比门伊马纳·皮埃尔·塞莱斯坦,卢旺达大学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协调官安妮·凯拉巴,卢旺达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博士生达蒂夫·穆卡鲁特西以及卢旺达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塞缪尔·穆沙贝。
张水北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分论坛将深入探讨卢旺达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采取的多种路径,涵盖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凝聚等各个方面,旨在为冲突后国家的重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卢旺达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教学与教改主任塞缪尔·穆塔林德瓦副教授探讨了非洲银行体系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穆塔林德瓦副教授发现,非洲银行体系由于历史和制度因素的不同,在发展水平上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且非洲国家内部的银行体系发展水平也有显著不同。通过对于不同国家定量数据的处理分析,殖民遗产和法律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国法律制度和银行体系的发展。此外,国家的治理质量和政府支出也与银行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穆塔林德瓦指出改善治理和制度质量比单纯加强现有的法律机构对促进非洲的银行体系发展更为重要。卢旺达大学学术事务与研究副校长顾问比门伊马纳·皮埃尔·塞莱斯坦介绍了卢旺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青年群体的志愿活动对于疫情管控与防治的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于政府出台的相关青年志愿活动的指导文件的话语分析,类型化了其中公共动机与个人动机,并强调了社会工作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重要性。卢旺达大学包容性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协调官安妮·凯拉巴分享了她对于土地改革的研究,着重介绍卢旺达通过包容性政策成功实施土地改革的过程和成果。凯拉巴女士强调土地改革过程中透明度和民间社会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卢旺达现行社会中土地纠纷仍然存在,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提升改革的包容性和可持续性。卢旺达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博士生达蒂夫·穆卡鲁特西报告了卢旺达旅游业面对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议程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旅游业在推动卢旺达经济转型和包容性发展中的潜力与问题。与会嘉宾学者在问答与讨论环节就殖民对于金融体系的影响、卢旺达产业结构转型路径、卢旺达基层组织体系与社会行动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卢旺达研究的相关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探索冲突后国家建设的经验和路径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卢旺达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塞缪尔·穆沙贝以卢旺达为例,介绍了农业合作社在冲突后国家建设过程中促进社会恢复、和解与稳定的潜力,揭示了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民基层组织在种族灭绝后的卢旺达所发挥的变革作用。
南亚分论坛
6月12日,南亚分论坛以“南亚与非洲间际移民:区域流动和全球化”为主题在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三个国家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会议的方式举办。来自三个国家的6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共计8名与会嘉宾就“南亚移民与全球化”和“南亚移民中的青年与劳工”两个议题展开研讨。与会嘉宾和听众分别从不同学科和视角切入,对南亚与非洲各地区的不同移民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学术观点。“南亚移民与全球化”议题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何演助理研究员主持,该部分主要关注各国移民对移民目标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与挑战,内容包括巴基斯坦移民在非洲的贡献、尼泊尔移民到印度的影响、斯里兰卡移民与疫情影响以及尼日利亚与巴基斯坦间的移民动态。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阿丽芭·阿瑞夫·汗(Areeba Arif Khan)从历史维度进行考察,强调巴基斯坦移民在非洲经济发展上的贡献,重点关注纺织、制药和信息技术等行业。她通过分析成功企业的案例,讨论双边贸易如何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阿丽芭强调巴基斯坦专业人士在提升非洲国家医疗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建立可持续贸易连接和文化交流以促进相互理解和发展的必要性。加德满都大学教授洛克·拉杰·巴拉尔(Lok Raj Baral)概述了尼泊尔移民到印度的情况,强调了开放边境政策及其对移民模式的影响。他讨论了推动移民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因素,后者包括经济机会和印度市场的吸引力。巴拉尔还强调了移民的季节性特征以及移民面临的诸多挑战,如法律模糊性和缺乏公民权等问题。巴拉尔指出推出支持性政策的重要性,并强调应重视移民的福祉和区域合作。科伦坡大学教授阿米尔德林甘(K. Amirthalingam)重点关注新冠疫情和经济危机对斯里兰卡移民特别是对迁居海湾地区移民的影响。他强调低技能和高技能工人面临的挑战,包括失业、心理健康问题和回国困难等。此外,阿米尔德林甘还讨论了汇款在斯里兰卡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经济危机的社会影响,他强调应支持移民返乡并确保其拥有稳定的社会经济状况。国际和平与稳定研究中心副教授纳吉姆丁·巴卡雷(Najimdeen Bakare)探讨了尼日利亚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移民趋势,重点关注历史、文化和经济因素。他强调尼日利亚移民在巴基斯坦经济中的作用,特别是在教育和医疗领域。巴卡雷讨论了尼日利亚移民面临的挑战,包括文化冲击和歧视,并指出完善政策框架和文化交流项目以支持移民融入并增强移民与东道国社区之间相互理解的必要性。
“南亚移民中的青年与劳工”议题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雷定坤助理研究员主持,该部分重点探讨了南亚青年移民的心理和经济影响、性别化劳动力迁移政策、移民在东道国面临的社会经济挑战以及南亚与非洲移民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与互补性。加德满都大学教授普拉卡什·鲍德尔(Prakash K. Paudel)深入分析了尼泊尔青年移民趋势,并探讨心理和经济因素对他们的影响。他指出,尼泊尔青年移民往往面临技能错配和移民技能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这限制了他们在移民国的发展和融入。因此,鲍德尔呼吁采取更好的数据收集并颁发针对性政策,以支持无技能移民,并充分利用青年潜力推动国家发展。贾夫纳大学高级讲师吉瓦苏坦(S. Jeevasuthan)关注斯里兰卡泰米尔青年在海外定居所面临的挑战。他分析了近期部分回国返乡者的叙述,认为移民的再融入面临着社会经济和文化障碍,包括歧视和缺乏就业机会。因此他强调应当为回国返乡者提供更系统的支持,以确保他们的成功再融入和社会经济稳定。加德满都大学教授乌德哈夫·皮亚库尔(Uddhab Pyakurel)评估尼泊尔不稳定且性别化的劳动力迁移政策,尤其强调频繁的政策变化对于女性移民的限制。他指出,女性移民往往面临剥削和缺乏法律保护等困难,这些问题影响了她们的权利和福利。因此他呼吁制定更具支持性和性别敏感性的政策,以确保女性移民的权利和福利。斯里兰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比莱莎·维拉拉特纳(Bilesha Weeraratne)通过比较非洲和南亚的移民劳动力市场,探讨两个地区之间的竞争和互补性。她强调应关注来自两个地区的移民的经济贡献及其所面临的挑战,例如歧视和法律障碍。比莱莎呼吁政府应整合劳动力市场以促进南亚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进而增强互惠互利和社会经济发展。
南亚分论坛的举办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会后,学者们在问答环节就相关概念界定等问题展开简要讨论。参会人员表示,论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南亚移民在非洲的现状和影响的重要平台,也为今后的研究和合作奠定了基础。在闭幕致辞中,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何演再次感谢所有参与者的支持和贡献,并表示期待未来更多的合作和交流。同时也强调继续深化南亚与非洲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以推动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互鉴和共同发展。首届双校非洲研究论坛南亚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中国非洲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启发学者们关注南亚的非洲移民问题,更为国际社会构建了更加包容和开放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