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7日10:00-12:00,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以下简称“地区研究院”)撒哈拉以南非洲研究中心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第四场独立讲座在线上线下同时开讲,主题为“19世纪非洲的欧洲旅行者与旅行记录”。本次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非洲研究所刘伟才副教授主讲,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熊星翰主持。地区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国内外高校的学者、学生等约70人参加了讲座。
刘伟才老师首先介绍了欧洲人在非洲内陆探险与旅行的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大西洋奴隶贸易势微,以收购非洲野生物和农产品、销售欧美制造产品的“合法贸易”逐渐兴起,而扩展“合法贸易”需要全方位了解非洲的土地、人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内陆探险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进入19世纪后,探险家、传教士等持续向非洲内陆推进,逐渐形成一种赴非旅行的风潮。19世纪欧洲人在非洲的旅行受到了在非洲扩展经济利益的驱动,有“反对奴隶贸易”、传播基督教以“拯救黑暗中的非洲人”等社会运动的影响,亦有了解未知世界、实现个人追求的考虑,由此产生了探险家、传教士、商人、猎人、旅行家、学者、殖民官员或殖民军人等多种身份的旅行者,亦产生了多样而丰富的旅行记录。
随后,讲座把关注点聚焦在了传教士在非洲的旅行与居留。刘老师指出,传教士传播基督教,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救济等事业,亦参与非洲相关地区的内政和外交事务。他们在非洲广大地区行走、居留,为殖民开路、布点,既发挥了探险者和殖民者的作用,亦扮演了语言学家、人类学家乃至博物学家等角色。
除探险家和传教士外,部分商人、猎人、学者、殖民官员或殖民军人在非洲的旅行亦值得重视。商人、猎人对非洲和非洲人的认识更具现实主义特征,更能明确非洲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学者往往关注非洲的历史、语言、文化之类,在注重全面、细致记录之余,亦开展探析,在记录相关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殖民官员或殖民军人则惯于直指非洲和非洲人的问题或者“劣根性”,虽不免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但也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客观元素。
讲座的最后,刘老师对于欧洲旅行者与旅行记录的意义作出了总结。他指出,19世纪非洲的欧洲旅行者具有多种或多重身份,对于非洲、非洲人亦有多种或多重理解,由此而来的记录构成了复杂的知识生产成果复合体。诚然,必须批判和摒弃旅行记录中的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元素,但也不能忽视旅行记录本身作为信息记录的实在性与客观性,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做好综合、比较、剖析,对历史材料进行更好的提炼。
在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刘伟才老师与地区研究院师生以及其他线上线下参会人员就欧洲人当时传教遇到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宗教理念对于政治发展方向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刘伟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非洲研究所副教授。主要关注非洲史、南部非洲国家与区域研究。著有《非行者言:19世纪英国人非洲行居记录的史料价值及其利用》、《大津巴布韦学术史论》、译有《塞西尔·罗得斯传》、《20世纪前中部与东部非洲的贸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