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AS系列讲座 | 区域国别学科的知识基础:以东南亚研究为例第一讲
    • 2025年3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邀请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休教授、亚太学院人类学系前系主任菲利普·泰勒(Philip Taylor)教授进行了“区域国别学科的知识基础:以东南亚研究为例”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一讲,主题为“环境与地域”。本场讲座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管浩主持,百余名国内外高校师生及对该话题感兴趣的专业人士通过线下和线上等方式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菲利普·泰勒教授提出,区域国别研究并非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涵盖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研究范畴,并强调跨学科间对话和合作对于推动该领域深入发展的必要性。随后,他结合自身在东南亚的长期田野调查经验,强调语言、文化和历史知识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并深入探讨不同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作为第一讲的主题,泰勒教授重点介绍了环境决定论,列举了从古希腊时期、启蒙时期到当代诸多采取环境决定论路径的区域研究作品和观点,指出这一路径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并对这一路径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泰勒教授还通过比较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在东南亚研究中的不同研究重点和方法,指出研究者需充分认识到自身立场和学术背景对研究对象理解的影响,以避免单一视角带来的局限性。讲座结束后,泰勒教授对现场同学的提问分享了专业的见解,强调跨学科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菲利普·泰勒(Philip Taylor),人类学与东南亚研究博士,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休教授,亚太学院人类学系前系主任,曾在越南、柬埔寨生活、工作超过十年,掌握越南语、柬埔寨语和法语。研究兴趣包括越南当代人类学、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东南亚与东亚研究、发展与都市化、现代性等。代表作包括专著The Khmer Lands of Vietnam: Environment, Cosmology and Sovereignty(2014,获EuroSEAS-Nikkei亚洲评论社会科学图书奖), Goddess on the Rise: Pilgrimage and Popular Religion in Vietnam(2004), Fragments of the Present: Searching for Modernity in Vietnam's South(2001)等。泰勒教授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期间,指导完成了30余篇博士论文,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顶级导师(top supervisor)”奖,曾担任《亚太人类学杂志》主编、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越南丛书主编、《越南研究杂志》《亚洲研究评论》《剑桥越南战争史》(第3卷)编委会成员。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010-62787747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C座902室,100084

iias-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