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楠
*郑楠,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政治学博士研究生,研究地区为中亚,研究对象国为哈萨克斯坦,于2015年至2017年前往哈萨克斯坦进行田野调查。研究兴趣包括族群政治、比较政治,以及社会问题等。
概要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哈萨克族外,还有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日耳曼族等少数民族。在哈萨克族内部还分为三个部族:大玉兹、中玉兹和小玉兹。从苏联时期开始,在宗教和意识形态都不能实现自我掌控的情况下,部族因素就开始作为精英阶层控制国家权力的手段存在。
苏联解体后,随着纳扎尔巴耶夫成为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大玉兹人逐渐控制了哈萨克斯坦的核心权力,并在随后的十年中逐渐巩固。而被认为是“裙带”的部族因素在哈国政治中却逐渐变为禁忌话题,人人心知肚明却不能被摆上台面。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一直试图强调国家的团结、努力厘清部族因素与政治的关系。然而现实是,打破一个存在数百年的传统习俗以建立新社会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笔者对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的近700名政治精英做了族属甄别工作。经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尽管旨在抵制地方和国家层面官员任命中所存在的民族和部族歧视的政策已经实施二十多年,大玉兹的高级官员人数所占比例仍然较其他两玉兹更大。俄族官员所占比例远低于俄罗斯族在哈萨克斯坦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并且这一比例仍在逐年下降。在市、州长,国家部委高级官员以及武装力量负责人等方面差异相当明显。虽然在总理一职的体现中,大玉兹人数处于劣势,但影响的现实却不能被数据所掩盖:相较于中、小两玉兹总理或作为总统亲信,或由于良好管理政府、执行政策所换来的声誉,大玉兹总理在总统面前先天性享有更大的政治影响力。而在保证自己绝对权力的前提下,上院议长一职近年来一直由大玉兹人担任。
在哈萨克族的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几个世纪所积累的部族身份影响是无法轻易消除的。尽管如此,祖国之光党目前正在扮演的角色为未来哈萨克斯坦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希望。在这种部族、民族因素共同影响国内政治的情况下,祖国之光党更像是纳扎尔巴耶夫用来凝聚哈萨克各玉兹、俄罗斯族以及国内其他少数民族的工具,这也是当前哈萨克斯坦实现国家融合最有效的渠道之一。不同民族、部族之所以愿意依靠祖国之光党实现这一目标,当然也源自于他们确信在党的结构和框架下能够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民族、部族因素所制约。在透明国际组织所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中,哈萨克斯坦的地位一直在稳步提高,并且已经在消除腐败等方面得到了国际专家的高度认可。
毫无疑问,哈萨克斯坦要完全消除民族和部族因素对其政治制度的影响在当前看来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已经取得的进展也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