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全球化系列讲座第一讲|全球化与比较法
    • 2022年10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以下简称“地区研究院”)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法律全球化系列讲座第一讲在中央主楼205召开,主题为“全球化与比较法”。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鲁楠老师主讲,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马悦主持。地区研究院多位研究员、博士生,国内外各高校的学者、学生以及对相关议题感兴趣的人士参加了线上、线下的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对法律全球化的界定、传统法学研究的不足、比较法研究的优势以及法律全球化研究的三个核心命题。讲座开始,鲁楠副教授指出,此前我们的法律研究主要集中于西方国家,但随着法律全球化的出现,学者们逐渐将视线转移至发展中国家。在此背景下,只有打破“嫌贫爱富”的研究态度,才能够有效处理在全球化时代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的法律问题。随后,鲁楠副教授以全球化为切入点,向大家介绍了法律全球化,并就全球法律化和法律全球化概念之间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鲁楠老师认为,全球法律化是指越来越多的跨国事务通过法律来认识和处理,而法律全球化是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出现的跨国化,乃至一体化现象。

      随后,鲁楠副教授分析了传统法学研究的不足。传统的法学研究是指16世纪下半叶西方进入民族国家阶段后所形成的法学知识、话语和技术体系。传统法学研究包括众多“理想类型”,包括国内法—国际法的二分、法律体系的封闭性和自主性、现代法律及其学说的世俗性、现代民族国家的理性官僚制和法的工具性等九种“理想类型”。这些“理想类型”严重阻碍了法律全球化研究的深化,也不利于法学研究真正切实有效的参与到区域国别的研究中。

      接下来,鲁楠副教授分析了比较法研究的优势。顾名思义,比较法就是对法律现象进行比较研究的学问,而法律现象不仅包括法条,还包括法律的器物、制度与观念。其中,法律制度是比较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我们在进行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内容。与传统法学研究相比,比较法处理法律全球化现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打破了国内法与国际法的划分,转而从历史传统与源流关系出发;二是打破了宗教与世俗的对立,转而从比较对象的意义来源与功能成效出发;三是打破法律精英与大众的对立,转而从法律所扎根的社会世界出发;四是打破了西方与非西方的对立,转而从非西方国家的视角出发;五是打破了法律的一元论,转而从法律多元视角出发。在打破上述五个方面之后,我们需要重构现有知识体系去重新去思考全球化过程。此外,鲁楠副教授认为比较法研究具有三大武器,即法系、法律移植和法律文化,并对以上三个概念进行了详细阐释。

      随后,鲁楠副教授分享了法律全球化研究的三个核心命题,即重绘世界法律地图、重新审视法律散播问题以及跨文明比较问题。针对第一个命题,鲁楠副教授认为,我们需要在新的理论基础上,重新绘制世界法律地图。既有世界法律地图中的国别地图过度琐碎,且无法摆脱民族国家标尺,能反映出来的问题有限。而法系地图过度宏观,且具有静态性,无法充分体现出具体的动态变化。最后,他引用美国的比较法学家乌戈·马太(Ugo Matteil)的文章指出,法律模式地图需要引入复分法,以拓展我们对于法律世界多样性的认识,这对区域国别研究具有借鉴意义。而针对法律散播问题,鲁楠副教授则认为,传统法律移植理论的困境在于过度简化,忽略了层级划分和法律散播的复杂性以及移植对象的多样性,而法律散播则能体现复杂性。最后,鲁楠副教授就跨文明比较问题进行阐释,他认为这是区域国别研究的核心。他提出,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法律时,不应该只注重法律本身的研究,而是应当深入了解对象国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状况,置身于对象国的文明中,将法律作为其文明的一部分加以研究,以一种广阔的观察视角去研究跨文明的问题。

      最后,在讲座结束后的问答环节,鲁楠副教授与现场的师生围绕法学中值得反思和重构的基本概念、在文明比较研究中法律的重要性、全球治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鲁楠,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培养指导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毕业,研究领域包括比较法与法律文化、法学理论、法社会学,主要从事比较法基本理论、法律全球化、法律与发展问题研究。鲁楠老师发表的主要论文及文章包括《全球化时代比较法的优势与缺陷》《世界法治指数的缘起与流变》《非西方法文化在比较法教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匿名的商人法——全球化时代法律移植的新动向》等,编著包括《比较法学读本》《法理学手册》《法律全球化:中国与世界》等。

      文字编辑:丁瑞林

      排版编辑:程遥

      审校:董慧、马悦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010-62787747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C座902室,100084

iias-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