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中东”学术系列讲座第一讲顺利举办
  • 根据世界能源署的报告,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79.4%位于欧佩克(OPEC)成员国,其中欧佩克石油储量的大部分位于中东地区,占欧佩克总储量的64.5%。同时,中东产油国经济极度依赖石油收入,其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新一代“地租经济”的典型。因此,中东产油国也被称为“地租国家” (Rentier state)。

    2020年10月13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长、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教授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205室发表了题为“走近石油·远离石油:‘地租国家’的发展探索”主题讲座,为地区院师生深度解读了中东 “地租国家”发展历史与经济模式。杨光教授以宏观理论与微观数据相辅助、政治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方式,为本院师生交叉学科式地区研究提供了范式。本场讲座也是地区院“多元中东”学术系列讲座的首场,地区院助理研究员王霆懿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

    杨光教授先从三个⻆度出发详细介绍了中东地区“地租国家”石油经济的发展历史与独特属性。第一,中东地区石油勘探历史与形成过程及其油气田的特殊性;第二,中东国家从欧美石油公司手中收回石油权益的斗争形式;第三,中东油气资源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杨光教授着重阐述了中东地区油田的特殊性对其石油经济的影响。

    杨光教授分析了这些国家陆续推出的经济“多样化战略”,例如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杨光教授认为中东产油国的经济多样性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推翻单一的经济体系,同时认为“资源诅咒” 是阻碍产油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最大桎梏。

    杨光教授最后提出了中东 “地租国家”改革的迫切性与难度。他表示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中东产油国亟需改革以求生存、谋发展,但由于传统政治体制与社会秩序的束缚改革很难成功推行。杨老师表示:“走近石油不易,远离石油更难!”

    在互动提问环节中,杨光教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对中东君主政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更深的解读,同时将中东的石油经济与其他地区的石油经济进行对比,为本院师生提供了新思想、拓展了新思路。

    杨光教授是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中国中东学会会长。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国内兼任多个全国性学术社团主要领导任务。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发展问题、国际能源安全问题和中国与中东非洲国家关系问题等。

    供稿人:张远
    供图人:王霆懿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010-62787747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C座902室,100084

iias-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