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IIAS)2021年秋季学期“两乡讲坛”第三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区域与国别之间》导读:兼论中国区域研究的热潮与学科构建”。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吴小安老师主讲,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霆懿、助理研究员熊星翰、博士后研究员袁梦琪与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宇晴主持。地区院研究员、博士生和来自其他院校的师生们参加了讲座。
讲座伊始,吴小安教授对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两乡讲坛”的取名立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他指出,这一蕴含哲理的名称反映了地区研究中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反思。
讲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吴小安教授基于新作《区域与国别之间》一书的导论对区域与国别的概念、区域研究的范式和个人的学术总结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区域与国别研究有三大智识源泉:一是以语言、文本和人文为传统的古典学,二是欧洲对于亚洲古文明以文本、考据和地理为研究传统的东方学,三是西方世界对殖民地以人类学为主要特征的殖民研究。二战后在美国兴起的地区研究范式是对殖民研究的反思,是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下对上述三大智识来源的继承与革新。在美国知识生产体系下的区域研究是美国对海外不同地域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合作的集体性研究范式。其背景是冷战之下美苏两大国对亚非拉地区的争夺,主要动力是战争和安全的需要。因此,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冷战式微之际,区域研究遇到了发展困境和危机。而危机后全球化新形势下的新区域研究突破了以民族国家为单一的分析单元的范畴,从而在学科领域迸发出新的生机。
在区域研究的范式上,吴小安教授分享了自己关于新的学术范式下如何做研究的思考。他表示,“区域与国别之间”是一种对研究的关怀,其根本特征是跨界、流动、互动、连接、离散、混杂与身份认同。在学术的范式脉络谱系里,区域与国家之间,既不是冷战背景下的区域研究,也不是民族主义范式下的国别研究。区域与国别之间,不变的是专题研究课题;区域与国别之间,变化的是研究视角与方法论。无论是地方还是国别,无论是区域还是全球,从来都不是僵化的和固定的、绝对的和密封式的,它们或多或少都是专题个案研究的依托框架。学人所追求的是以个案研究的形式来呈现整体图景,以历史的、经验的研究内容来回应普遍性的关切。
在个人学术生涯中,吴小安教授强调一种“整合的(integrated/cohesive)”研究,即理论与经验的整合、现实与智识社会的连接。在当今复杂的知识生产体系下,学人通过研究所传递的判断力和理念尤为重要,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研究精神。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三位青年学者与吴小安教授展开了对谈。王霆懿博士就当今地区研究的热潮和学科构建进行了反思。他指出,当下地区研究之热潮隐含着中外区域研究学科发展的不足,地区研究与传统学科之间存在张力,这推动着领域内学者们对地区研究的意义以及地区研究共同的方法、路径和理论进行探索。袁梦琪博士表示,在区域研究中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研究路径,一种是先验主义和理论思考,另一种是经验主义和实证研究,这两者之间存在张力,而学者们在学术生产中需要予以突破。熊星翰博士就上述理论和经验中所蕴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他指出,有些学科追求对特殊现象的解释,而有些学科强调普遍性理论和科学预测。吴小安教授结合国内外区域研究的现状就上述问题与在场师生展开了详细讨论。
吴小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主任。最新著作为《区域与国别之间》(科学出版社,2021)。英文专著《华人商业与马来属邦的形成 1882—1941》(Chinese Business inthe Making of a Malay State,1882-1941;英国Routledge出版社, 2003; 新加坡国立大学出版社, 2010)荣获提名并最后入围美国“亚洲学会” 2005年度东南亚研究最佳著作奖“Harry J. Benda Book Prize”全球六部著作的短名单。主持两卷本合作译著《东南亚的贸易时代》(商务印书馆,2010;汉译世界名著版,2013、2017),受邀参加撰写《剑桥全球移民史》第二卷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Global Migrations ),出版诗集《燕寨集》(上海三联书店,2020)。正在撰写《行走的历史》(2022年待出)。
文字编辑:宋天耘
审校:东南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