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系列讲座第二讲|田野过程中的影像收集和视觉思考
    • 2022年4月29日下午,田野调查系列讲座第二讲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205会议室和腾讯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召开,主题为“田野过程中的影像收集和视觉思考”。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梁君健副教授主讲,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郑楠主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师生300余人参与了本场讲座。

      讲座开始,梁君健老师以田野工作对于人类学及区域文化研究的意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视觉手段和视觉思维给田野工作带来的优势思考为切入点,介绍了包括里弗斯及马林诺斯基在内的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观念,总结了人类学家通过经验性检验、参与性观察和语言学等不同途经和阶段深入田野工作以完整田野认识的过程,并就如何展开人类学研究给出了具体建议。

      随后,梁老师就经过了理论准备和方法论训练的田野工作者如何进行田野拍摄、如何运用拍摄到的素材等问题,通过操作指南、影像模式及视觉思考三部分内容向大家做了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梁老师向大家讲解了贝特森提出的关于如何在田野中拍摄的四条建议,即尽可能地大量拍摄,工作日常化并让研究对象习惯于被拍摄,记录人际互动和真实情景以及介入式拍摄获取特定内容。在具体现场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包含“信息量”和“距离”含义的景别,以及体现不同照片之间关系的“历时序列”和“共时序列”含义的结构两种视觉要素。此外,拍摄与文字记录应同时进行,文字记录包括在拍摄现场的即刻记录和时候进行素材整理时进行的补充以及初步分析与判断。梁老师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田野日记案例以及拍摄的纪录片片段,建议大家养成素材记录的习惯,否则未经整理素材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此外,能够帮助大家去梳理和总结的田野日记也十分重要。

      第二部分,梁老师介绍了影像模式所思考的问题,即如何看待影像以及研究和影像背后的理论假设和关系。梁老师指出,建构主义、批判理论者和后实证主义者是我们在做人文社科研究时的三类最典型的关系和角色定位,而关系和角色又可以分为信息与标本和观察与阐释两类。此外,梁老师结合实际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参与和分享式拍摄及其对研究的促进作用。

      第三部分,梁老师通过文化认识论和人类学视觉研究两方面向大家讲解了视觉思考相关问题并指出,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调试已有的认识论。

      讲座结束后,梁老师和线下及线上参与者就本场讲座内容进行了交流互动,就如何避免对他人造成的“拍摄施暴”行为,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的视频发布能否成为参与式影像收集方式,以及从视觉人类学角度理解数字时代的新现象等问题给出了细致解答。


      梁君健,博士,导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传播、视觉文化、影视人类学、媒介与社会等,讲授《镜头中的国家与社会》《影视制作》《清新视界工作坊》等课程,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中国电视》《新闻记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民族艺术》《传播与社会学刊》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执导《一张宣纸》《喜马拉雅天梯》《四季的问候》等多部纪录片,并在世界人类学大会、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电影节等学术会议上报告过自己的影视人类学研究与民族志电影创作。

      文字编辑:王琴
      排版编辑:程遥
      审 校:郑楠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010-62787747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C座902室,100084

iias-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