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一讲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2021年3月11日下午,地区研究院新学期首场系列讲座——《经济学思维》在中央主楼205开讲,主题为“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本次系列讲座邀请了社科学院王勇副教授作为主讲人,旨在为清华学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身成长提供必备的经济学思维训练。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在教学内容和结构安排上都进行了较大的创新,选择“个体决策、群体互动、组织行为、公共政策与全球治理”等五个的重要决策领域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二讲 | 个体决策的理性思维
2021年3月12日下午,《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开讲,主题为“个体决策的理性思维”。本次讲座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王勇,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生参加。 讲座伊始,王勇老师首先补充说明讲解了第一讲涉及的如何学习和培养经济学思维,之后,在第二讲当中,王老师从工具和价值、成本收益分析、均衡与边际来详细分析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从理性消费决策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四讲 | 群体互动的策略思维
2021年3月31日下午,《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四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召开,主题为群体互动的策略思维。本次讲座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王勇,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生参加。 本次讲座围绕五大部分展开。讲座第一部分,王勇副教授从博弈论的定义、分类及性质来阐释互动决策与博弈论;紧接着,他引用古典文献来介绍经济学中的趋势、格局及策略的含义;随后,王勇副教授从博弈决策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七讲 | 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监管思维
2021年4月28日下午,《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七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召开,主题为:市场失灵与政府的监管思维。本次讲座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王勇,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博士生参加。 本次讲座围绕三大部分展开。第一部分,王勇副教授从市场失灵的定义、产生的原因与应对办法来向大家详细地解释了何为市场失灵,他认为,市场失灵的表现有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利用或浪费
《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第八讲 | 反垄断与政府的有效监管
2021年5月14日下午,本学期《经济学思维》系列讲座最后一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召开,主题为:反垄断与政府的有效监管。本次讲座主讲人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长聘副教授王勇,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杨崇圣主持,地区研究院博士生参加。 讲座伊始,王勇副教授指出,在现实生活当中,当我们借助市场来运行这些资源的时候,会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况出现,因为价格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存在效率缺失;同时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第二讲 | “日常的政治”:非洲都市青年文化与社会变迁
2021年4月16日下午,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第二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召开,主题为“日常的政治”:非洲都市青年文化与社会变迁。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助理教授程莹主讲,地区研究院博士生及研究人员参与了线下现场讲座,部分校外学生学者参加了线上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程莹老师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将非洲青年的流行文化实践活动与社会抗议运动联系在了一起,逐步引导听众探索非洲
非洲研究系列讲座第四讲 | 传统制度与现代国家治理:卢旺达战后重建的政治学
2021年5月17日下午,非洲研究系列讲座:传统、交融与变迁第四讲在中央主楼205会议室召开,主题为“传统制度与现代国家治理:卢旺达战后重建的政治学”。本次讲座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副研究员赵俊主讲,地区研究院博士生及研究员参与了线下现场讲座,部分校外师生参加了线上讲座。 讲座伊始,赵俊老师从解释本土创制/内生方案、战后重建、政治学等概念引出了本场讲座的主题。他指出,此次讲座主要围绕1994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一讲 | 一战:从奥斯曼帝国主义到欧洲帝国主义
2021年4月6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牛津大学中东史教授尤金·罗根在线上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和其他国内外众多知名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带来了主题为“一战:从奥斯曼帝国主义到欧洲帝国主义”的主题讲座。本场讲座是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的第一讲,由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霆懿主持。 罗根教授强调,了解历史对于理解当今中东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三讲 | 伊拉克和外约旦:1920-1941
2021年4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牛津大学中东史教授尤金·罗根在线上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和其他国内外知名高校师生带来了“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的第三讲,主题为:“伊拉克和外约旦:1920-1941”, 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霆懿主持了讲座。 基于前两讲的主题和相关概念,包括一战时期分治外交政策的后果、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帝国条约缔结等,本场讲座主要介绍
《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第五讲 | 叙利亚和黎巴嫩:1920-1944
2021年5月4日下午,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牛津大学中东史教授尤金·罗根在线上为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和国内外知名高校师生带来了“二十世纪西亚北非史”系列讲座的第五讲,主题为:“叙利亚和黎巴嫩:1920-1944”, 地区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霆懿主持了讲座。 罗根教授将一战前后法国在中东地区战略调整作为切入点,重点从两大部分向大家讲述了1920年至1944年间的叙利亚和黎巴嫩
共有 1,46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47 页   当前第 34 页
欢迎关注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

010-62787747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C座902室,100084

iiaspublic@mail.tsinghua.edu.cn

版权所有 © 清华大学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号